时间:2022-09-07 20:47:20 | 浏览:637
千岛湖是长江三角洲的战略水源地,同时也是一座以发电为主,同时兼有航运、防洪、渔业生产等多种功能的大型水库。自从1959年下闸蓄水以来,千岛湖逐渐发展成了一个山地型人工渔场,这里的鲢鳙不仅改善了水质,还创造了可观的财富,堪称全国生态渔业的典范。
千岛湖总蓄水量多达216亿m³,是名副其实的“淡水鱼仓库”,水质好,鱼类储量大。湖中鱼类众多,以鲢鱼和鳙鱼最为出名,近几年的产量高达600万公斤,创造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。
千岛湖正常蓄水位为108米,对应湖面为573平方公里,其中安徽省境管辖40平方公里,浙江省管辖533平方公里。千岛湖属于深水湖,坝前最深处有100多米,全湖的平均水深30.44米,水质条件优良,适宜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。
在湖区内部,鲢鳙的数量最多,活动于水深1~15米的上层水体,可通过鳃盖张合吸入水流,再由鳃耙过滤微小的浮游生物。在修建新安江大坝之前,相应江段原本就有很多的鲢鱼、鳙鱼,而且能实现自然繁殖。建坝之后,库区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环境,导致鲢鳙无法顺利洄游,自然繁殖也因此中断。
为了保障鲢鳙的鱼苗量,千岛湖渔场开创出了独特的鱼种三级培育技术,于土坝库湾培育冬花鱼种,并在湖区西北部的网箱中进行老口鱼种的培育。近年来,千岛湖每年投放鲢鳙鱼苗量多达500多万尾,总重量80余万公斤,有效提高了“鱼库”的后备资源储量。
值得一提的是,千岛湖渔场投放那么多鲢鳙,并不仅仅是为了经济效益,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湖区的水质。
为什么这么说呢?时间回到2006年,这一年千岛湖正式进入了中度富营养化的状态,水质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担忧。此后连续多年的水质监测显示,千岛湖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并没有好转迹象,湖区束丝藻等藻类时常被发现异常增殖的现象。
千岛湖水质变肥的原因,主要还是“供水源头”出了问题。安徽段的新安江位于千岛湖上游,每年为千岛湖注入的江水占全库水量的60%以上。入库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、氮磷等营养物质,导致湖区水质逐渐变肥,藻类密度呈升高趋势。
千岛湖西北部水域是重点治理区域
此时,放养鲢鳙的生态效益就凸显出来了。大量研究表明,鲢鱼每增重1斤相当于从水中吸收了0.85克的磷、60.75克的碳以及14.9克的氮,鳙鱼每增重1斤等价从水中吸收了0.5克的磷、57.85克的碳以及14.5克的氮。
由此可以估算,仅仅是生产鱼苗这一环节(按照80万公斤计)就可吸收23.5吨的氮,1.1吨的磷以及94.8吨的碳。同理,千岛湖每年从湖中捕捞几百万公斤的鲜鱼,实际上也是在为湖区清除多余的营养物质,提高了水体透明度,降低了氨氮含量,保证国家一级水体不被上游支流污染。
根据上世纪80年代的渔业资源调查,千岛湖中共有80多种不同的鱼类,人工放流的鲢鳙占绝大多数。此外,湖区中上层也不乏一些凶猛的肉食性鱼类,比如鳜鱼、鳡鱼、鲌鱼等等,而在湖区底层,则栖息着青鱼、鲤鱼等大型鱼类。
千岛湖鲌鱼
据千岛湖的老渔民介绍,有时在湖面可看到食肉鱼追捕小鱼的场面,尤其是在每年的7~8月,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大鱼跳出水面。有意思的是,各种大鱼跳出水面的声音还有所不同,翘嘴红鲌、鳡鱼等一般发出“哗啦”或者“轰隆”的声音,鲤鱼跳水呈“噼啪”声,鳙鱼戏水则会发出“咕咚”的响声。
那么,千岛湖里面的大鱼到底有多大呢?从目前的捕捞记录来看,2015年10月份出水的大鱼最有代表性,被媒体誉为“千岛湖鱼王”。
据报道,在当年10月份的捕鱼季中,捕捞队像往常一样确定作业渔场、在特定水域放置拦网、刺网、张网等渔具。在最终的收网阶段,十多万斤鲢鳙在水面激烈翻腾,甚至跳出水面2米高,场面非常热闹。随着渔网越收越紧,一条体型巨大的青鱼映入众人眼帘,体形延长且呈流线型,全身乌灰,在鲢鳙鱼群中格外显眼。
捕捞上岸后,捕捞队员对这条巨型青鱼进行了详细测量,其体长达到了175公分,胸围135公分,体重将近180斤,实属罕见。有多年打鱼经验的老队员也表示,在千岛湖捕鱼这么多年,如此大的青鱼还是头一回见!
这条180斤的大青鱼创造了新的纪录,是有资料记录以来最大的“千岛湖鱼王”。据了解,千岛湖单网的捕捞产量有高有低,多在10万~50万斤左右,其中95%以上都是鲢鳙鱼,能捕到青鱼(底栖性鱼类)的概率很低。因此,这条“鱼王”的露面非常难得。
除了青鱼以外,湖区中的鲢鳙也能达到几十斤的规格,如果放养的时间足够长,鲢鳙的体重也能超过100斤,体长在1米以上。只不过作为商品鱼,规格太大的鲢鳙并不是消费者的首选。据调查,国内市售的鲢鳙一般在3~5斤左右,超过10斤的就很少见了,市场导向也决定了千岛湖的鲢鳙很难有长大的机会。
从千岛湖捕获的大型草鱼、鳙鱼
相比之下,库区底层的鲤鱼、鲶鱼、青鱼等更容易发育成大鱼,数量和规格都能再上一个档次。要知道,新安江大坝蓄水已有60多年,长期都没有对底层鱼类进行专项捕捞,湖中很有可能存在很多20~30龄的大鱼。如果适当改变捕捞方式,相信湖区中上百斤的大鱼肯定还有不少。
每年汛期到来时,新安江水库泄洪都备受瞩目。2020年,千岛湖更是遇到了建库以来的最大洪水,库区水位一度达到了108.39米,下泄流量高达6400m³/s。自2020年5月29日入梅后,浙江省先后经历了8轮大规模的强降雨,截止到7月14日,新安江坝址以上流域累计雨量就达到了1047mm,是往年梅雨量的3.2倍。
在这种情况下,新安江水库建库以来首次九孔敞泄,水库削峰率达到了67%,为富阳区、桐庐县、建德市、西湖区减轻了防汛压力,实现了人员零伤亡,最大限度减少了洪灾损失。与此同时,也有不少大鱼随洪水倾泻而下,估计每天损失上百万斤鲢鳙。
泄洪对鲢鳙的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。以2020年为例,仅仅从7月4日到14日,入库总水量就达到了39亿m³,短短10天内就相当于多纳入了近2成库容的水量。由于泄洪排水而损失的鲢鳙到底有多少?具体的数量无从统计,但可以确定,流失的幼鱼和成鱼将是一个天文数字。
值得称道的是,千岛湖渔场的负责人表示,虽然泄洪损失了一部分鲜鱼,但鱼价并不会因此上涨,真正做到了惠及消费者。千岛湖水面宽阔,湖汊库湾众多,鲢鳙的品质接近野生鱼,没有土腥味,市场竞争力强。这种有机鱼的生产模式也是全国生态渔业的发展方向,值得大力推广。
如今,千岛湖的有机鲢鳙已成为“财富鱼”、“生态鱼”的代名词。相信随着“保水渔业”在全国大水面的推广,以鱼控藻、以鱼护水的模式还将进一步普及,兼顾生态和经济,创造出更大的效益!
接着,站起来,像小猴子一样弯下腰;再接着,静静悄悄地趴在地上,像是一只睡着了的小老鼠一样……今天下午两点多,距离杭城160公里远、位于淳安大山深处的富文乡中心小学的
美丽的千岛湖位于浙江省淳安县境内,是一个享誉盛名的5A景区,其实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新安江水库,建成于50年代末。这里碧波荡漾、风景秀丽,有百湖岛、百岛湖、珍珠岛等千姿百态的群岛、列岛景观,是改革开放后国家最早公布的国家级景区之一。近些年推动它
来源:【淳安融媒体中心】通讯员 杨约顺近日,汾口镇宋京村的溪流里,一群穿蓝马甲的人手持钳子、捞网等工具,捡拾打捞垃圾、杂物。这是淳安县汾口镇与开化县马金镇联合举行的流域共治活动,汾口镇、马金镇还签署了流域共治协议书。紧接着,多名河长在武强溪
【杭州千岛湖:水下古城藏“八仙”】区县连线杭州淳安千岛湖水下“沉睡”着两座千年古城——贺城和狮城。这两座水下古城的古建筑群雕梁画栋、装饰精美,浓缩了传统建筑的技艺精华,展现出淳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 不过,水下贺城的影像资料极少。 近日,杭
4月19日,浙江杭州,一游客发布视频称 “在杭州千岛湖吃饭太坑了”,女子称在千岛湖吃饭,一个5斤重的鱼头两吃418元,两荤两素加一盘豆酱8个人吃共花费她498元,女子觉得菜少价钱高。网友看到这一幕炸开了锅,大部分网友认为人均63元不到,在景
2018-01-19 14:51 | 浙江新闻客户端如果还有人问你,来千岛湖哪里好玩,哪里好吃,住哪里好,带什么特产回去?请你把这份攻略甩给TA,绝对不会有错。淳安土菜,菜土味美冬季正是滋补养生的最佳时机,而千岛湖毫无疑问优势滋补养生的首选
临近春节长假,许多人已经开始规划这个传统佳节的举家出游计划了吧?在国内诸多的旅游目的地里,位于浙江省淳安县的千岛湖,向来是一个超级热门的度假胜地。千岛湖旅游为什么这么火?为什么这里的旅游品质可以这么高?最近,淳安县千岛湖风景旅游委员制作的《
千岛湖站是杭黄铁路杭州段新增的4个站点中唯一具有始发功能的车站,站点位于淳安县文昌镇文昌村北侧,站房总建筑面积23261平方米,站台按两站台六线布置。出站厅和候车厅设计了许多砖雕,雕刻了瀛山书院、清官海瑞、黄山尖、巨网捕鱼等淳安地方特色的文
【杭州千岛湖:湖畔醉夕阳】如画杭州“天下第一秀水”千岛湖“天生丽质”,无论从哪个角度摄影,都能拍出她的专属美。傍晚时分,太阳斜挂在山巅,把天空和千岛湖湖水衬托得格外美丽。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
杭州千岛湖,是一个百玩不腻的好地方,“千岛湖”之名实至名归这里整个湖区水域面积巨大,湖水总量几乎是太湖的4倍、杭州西湖的3000倍,水质更是一流。由于是如此巨大水容积的存在,这让千岛湖地区的自然生态,有别于其他的水库地区,形成独特的气候水文